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5:15    次浏览
有香港高考之称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(DSE)上周发榜,今年共有7.4万考生参与,当中有4位考生取得7科5**的成绩。4名高分考生当中,有三名表示立志行医,一名表示想当律师。与此鲜明对比,在2016年内地22个省份的36位高分考生中,竟无一人选择医学!高考高分生最爱经济管理类专业根据澎湃新闻“2016高考(精品课)调查问卷”(全国22个省份36位学霸填写了有效问卷)数据显示,61.11%的学霸倾向于报考经济类专业(多选),33.33%倾向于报考管理类专业,选择哲学的为8.33%,历史学和教育学同为2.78%,农学、医学、军事学类专业均无人选择。为什么香港学霸们偏爱医科?在香港,学生进入医学院之后,需先读学位6年,再加1年实习,共7年才有资格获聘为驻院医生,但毕业之后就能得到每月5万港元的薪金。有公立医院驻院医生表示,30岁薪金约可达7万港元。若任职私家医院及诊所医生,薪金可能更高。对比普通大学毕业生每月大概一万港元的薪金,就不难理解为何这么多学霸想从医了。医科最受香港学霸青睐香港考评局介绍,今年有74131名考生报考文凭试,2.4万名考生本达到本地学士学位课程基本入学要求(即“33222”),占考生人数40.3% ,与去年持平。在放榜当日的采访中,逾六成学霸表示了报读医学的愿望。事实上,香港学霸热衷于医学专业并非2015年特例。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,2014年的文凭试中,12人获7科5**全优成绩,5人升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就读。内地“从医”有三大阻力目前,国内医科专业的招生总体还是稳定的。不过,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,投入多、压力大、风险高正成为“从医”的三大阻力,医生行业也确实期待社会更多的认可和理解。某高校医学部童老师也表示,一名医学院学生,经过5至8年的学历教育后,还要经过大量临床实践,才能成长为一名医生。相比美国和香港特区等地,中国内地医生的收入并没有达到一个“社会认可”的标准,和暴力伤医事件一样,收入和付出不对等也是影响学生报考医科积极性的原因之一。